抓管理控风险 提高服务质量
——记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的发展历程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始创于1993年7月,原名上海市万国律师事务所,是我国最早以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之一。1998年6月经司法部批准,上海市万国律师事务所与北京张涌涛律师事务所、深圳唐人律师事务所共同发起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律师集团——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2011年3月更名为国浩律师事务所)。国浩律师事务所在全国及海外共设有18家执业机构。
 

      回顾以往走过的道路,国浩(上海)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并跻身上海律师界“十佳”行列,除了得益于国浩(上海)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最为重要的还是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形成了适合自身成长的发展理念。
 

      作为以合伙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律师行业,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人和,而人和又取决于合作者之间的相互信赖以及是否具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所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想持之以恒地壮大自己,就必须确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质量与风险是相辅相成的,质量越高,风险就越低,风险降低了,质量就有了确实的保障。为此,国浩上海制定了一系列确保质量、控制风险的规章制度,通过强化管理,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以创建国浩品牌,树立国浩文化,进而做大做强,打造百年老所、百年大所。

 

强化内部管理 加强文化建设

      发展是硬道理,管理是软实力,文化是凝聚力。发展理念确定之后,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国浩所着重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治理结构。自事务所成立以来,国浩始终注重事务所的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设,并采取了准公司化的管理制度。事务所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合伙人会议,执行机构为合伙人会议选举产生的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全体合伙人会议的决议,以及日常的内部管理事务。在业务管理上,实行专业化管理、合伙人负责的制度。事务所为此设立了金融投资部、涉外投资部、企业融资部、公司商务部、企业并购部、知识产权部及诉讼仲裁部,各部门负责人由资深合伙人担纲,并组成若干律师团队,对外开展法律服务活动。
 

      二是加强规范管理。借助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国浩实行了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并要求在管理工作中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化,以避免“个人意志”;二是公开化,以避免“暗箱操作”;三是严格化,以防止“决策随意”;四是前瞻性,以避免“急功近利”;五是连续性,以防止“朝令夕改”。国浩为此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包括一体化的财务制度、全体员工考核奖惩制度、专业化分工的业务整合制度,以及利益冲突检索制度。其中业务整合是事务所总体运作的基本内容,目的在于互补、在于协作、在于产生效率。只有这样,事务所才能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形成规模化,并通过规模化的效应做大做强,进而走向国际化。
 

      三是注重文化建设 保障员工利益。国浩一向注重事务所的文化建设,并将其视为事务所迈向国际化的一个基础性工作。而对于员工,始终视其为第一财富,因为人是事务所发展乃至整个社会进步的第一要素。为此事务所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创办人文杂志,强化责任意识。为了更好地体现国浩律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成果,创办了《国浩人文》杂志,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从律师和事务所这两个方面来展现国浩律师事务所以及国浩律师的精神风貌。在已经出版的《国浩人文》杂志中,既有对自然环境、节能减排的关注,也有对人生意义、行为方式的解读,还有对社会现象、风土人情的观感,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生活与社会的观察,加深律师对于社会的理解,以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建立沟通渠道,加强业务培训。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团队合作、良性竞争、谋求共赢、关爱感恩、同舟共济是国浩崇尚的团队精神。通过为律师提供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深入研究薪酬机制等措施,激活各团队的主观能动性,搭建全员平等合作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学习氛围,积极为员工成长创造条件,以期满足员工的报酬期望、成长期望和成就期望,使每位成员焕发出来自内心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坚持业务培训是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国浩每年度都会制定一个全年的培训计划,定期对律师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培训。对年轻律师通过建立带教制度、制定培训计划,促其早日成才,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律师。为了加快迈向国际化大所的步伐,还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员工赴香港地区或国外知名律所访问实习,并每年选派律师留学深造。
 

      第三,完善用工制度,维护员工利益。面对不断增大的社会就业压力,国浩坚持在不经济性裁员的基础上,力争扩大招聘岗位。国浩还是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司法局和上海市律师协会指定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依法为员工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及时足额缴纳各项保险费用,积极推进补充医疗保险,进一步完善了薪酬福利制度和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各项合法权益。
 

      第四,关心员工健康,组织文体活动。为了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为员工配备了先进的办公设施,设立图书室、餐饮室、更衣室,让员工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文化体育活动,提倡生活与工作的健康平衡。

 

注重发展理念 顺应市场发展

      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内容的律师服务业,没有自己的发展理念是难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取得领先,哪怕是博得一席之地的。为此,国浩确立了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理念。
 

      首先,坚持规模化的发展方向。众多的新兴产业以及庞大的资本、商业市场已经改变了原有的经济产业结构,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经济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开放,法律服务正日益渗透到市场经济的各个角落,服务的难度和广度也日趋扩大。这就要求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服务机构能以更专业、更全面和更有力的法律服务水平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想做到这一点,没有规模化的发展理念是难以做到的。
 

      其次,努力维护品牌价值。律师工作本质上是高附加值的劳动,是创造性的服务,是经营知识,其品牌价值不可低估。同时,品牌也是一种共识、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一种服务,品牌是诚信,更是责任。国浩品牌的目标是,不仅要打造一个律师业务繁荣的事务所,而且要打造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事务所,特别还要打造一个有文化底蕴、有优秀传统的事务所。
 

      第三,不断加强专业化建设。在纷繁复杂、专业性极强的法律业务面前,既要表现出极强的专业素质,又要展现出精湛的专业知识。要更进一步完善所内的专业部门划分,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特色服务”的要求。
 

      第四,继续实施国际化战略。随着中国资本走向世界,中国律师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需要越来越多具有国际化经验的律师。国浩除了通过资助留学、交流访问、招聘海归等方式培养国际化人才、组建国际化服务团队,凭借国浩集团在北美、欧洲,以及香港地区开设的分支机构,还加强了与各国际伙伴的联系,进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场。
 

      除了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行业管理也是律师事务所提升自己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包括依法履行社会责任、参与行业管理以及参政议政。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除了积极参与相关的公益活动,国浩特别注重法治宣传,尤其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国浩(上海)会同集团其他办公室举办了多起与法治相关的论坛,包括两届“国浩法治论坛”、五届“国浩资本论坛”,并鼓励律师著书立说,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引导企业依法运作。迄今为止,国浩共编辑出版了《企业投资融资:筹划与运作》、《企业上市审核标准实证解析》、《中国创业板发行上市法律指引》、《资本运作税法实务》、《现代商事律师实务》、《金融证券律师实务》、《中国产业律师实务》、《金融律师咨询精粹》、《网络与电子商务》、《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法治思维》、《私募股权基金的筹备、运营与管理:操作细节与核心范本》、《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理论与判例分析》、《证券法律:投资银行律师实务》、《金融律师咨询精粹》、《证券市场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证券法析义与证券规范操作》、《网络与电子商务》等近20部著作。
 

      在参政议政方面,国浩律师担任了包括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市党代会代表等职,并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为完善法治建设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提案,其中多项建议已被有关部门采纳。
 

      作为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国浩力求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更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通过倾听、观察、合作,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自己的素养,以便更真切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客户的关注,进而以更完善的服务满足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法律需求,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发展理念,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大所。


摘自:中国律师网